【儿子犯规了】儿子犯罪了,没钱,父母要赔偿吗?

儿子犯规了

儿子犯罪了,没钱,父母要赔偿吗?

      看儿子年龄,如果儿子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比如未成年,智力残疾等),父母作为监护人是有赔偿义务的。

      如果儿子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健全的成年人),他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父母没有代替赔偿的义务。但如果面临要承担刑事责任,为了得到受害人谅解,争取轻判,父母是可以作为近亲属替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此时的赔偿不再是法律强加给父母的责任,而是其自愿的行为。

孩子喜欢把同学的违纪行为报告老师,应该鼓励还是制止?

“会告状”是正常的,但“喜欢告状”就预示着一些问题。我曾经在带7-12岁的班级时,有两类小孩特别喜欢告状,一类是“为了争宠的”,一类是“为了把同学比下去的”。

      争宠的那种女孩子居多,有学霸女孩子,别人家的乖乖女那种,也有回答问题不大举手的,总被口齿伶俐的抢答的……通常会“楚楚可怜”或“淡定自若”地走到你面前轻轻说:“老师,谁谁谁刚才吃东西”;

      “为了把同学比下去的”男生居多,就是逞能,刷优越感,学霸或小透明,真的现在回想起来,是这两类居多。

作为老师,我第一感觉其实有点“不高兴”;竟然规则被“践踏”了,权威被“漠视”了;这一瞬间的感觉,会让老师有本能地想要去“问责”和“兑现一些惩罚”;比如:没收他的星星图贴,或者花时间去点名教育一下,以显示“规则和权威”是会来真的,不要挑衅。

      不过,因为我那时候不是公办学校的老师,只是“情商类课程”的老师,我的职责就是觉察孩子的情绪、动机,引导他们好好社交的。于是,我总会淡淡地说:“好的,谢谢你,我知道了”。然后示意她回到自己的位子。

      不会在当下“问责”和“立威”,但会在下课,找违规的孩子一对一单独聊天。

除了强调规则,更重要的是检验,这个孩子有没有理解why,为什么要有这个规则;你对规则有什么意见?还是你对哪里觉得不能投入听课?参加游戏活动?总之,要争取到这个孩子对规则的内化和认同,再排查下有没有别的“隐情”。

      而对于老是喜欢告状的孩子,三番五次扰乱我的课堂,甚至,眼巴巴盼着我去惩罚别人,挑起事端,或对我仅仅说谢谢不满意,明显有点失落的,我会找这个孩子,大致传达以下的意思:

谢谢你,你一直都很遵守规则,但不代表,我们不会犯错;每个人都会犯错,规则是为了保护每一个人的,而不是为了让人感到讨厌;因为管理好自己,真的太不容易了,是吗?你下节课能不能帮我当小助手,2周之后,你找一位管理自己不错的同学,把小助手的工作传递给他?怎么样?

      最后一步,是为了帮助“喜欢告状”,喜欢消极关注同伴的孩子,去积极关注同伴,去给我找谁遵守纪律了!

      一般,这样重点处理之后,不仅这个孩子不再喜欢告状了,而是全班孩子,都开始更积极关注每一个人!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慢慢就少了。

      因为,每一次的积极关注,会产生更多的小助手,当孩子的眼睛聚焦在“守规矩”的言行上,并更多报告出来,让所有人看到的时候,胜过无数次我去“说教”,这正是“规则内化”的过程,儿童团体的动力,就开始良性循环了……

你说这是鼓励还是制止?

我觉得都不是,而是“感谢”并“转化”。

儿童道德的成熟与发展是与他的认知能力的发展相对应的。

      因为,基于皮亚杰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的描述,儿童道德发展是这样的:(我专门用讯飞把自己之前的笔记keyin)

1.前道德判断阶段(1.5岁到7岁)
      a)集中于自我时期(1.5-2岁),所有的感情都集中于身体、动作本身。
      b)集中于客体永久性时期(2-7岁),情感转向集中注意权威、父母或其他的照料者,道德认知是不守恒的,比如同样的行为规则出于父母就愿意遵守,出于同伴就不遵守。分不清公正、义务,他们的行为既非道德的也非不道德的。
      2.他律道德阶段(5-10岁),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的阶段
      1)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不理解他们是由人自己创造的、人类协商制定的,是可变的。
      2)极端地评定是非,非好即坏,认为别人也这样看。即绝对化。
      3)判断标准依据的是后果的大小,而非主观的动机。
      4)把惩罚看作是天意,赞成严厉的惩罚。
      5)尊重权威,有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好,重点看,第2个阶段,基本是小学低年级阶段,这就是为什么“会告状”是正常的,因为,这时候,孩子的思维就是会表现出对规则的“刻板遵从”。

      越是学习好的孩子,自我管理和认知水平都比较高,他们可能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就会用“告状”来表达这些观点:“遵守是义务,破坏要严惩。”

      那么,作为老师,你知道了这一点,就会莞尔一笑啊,知道他大脑在发展啊,认知思维就是这样想的,就会这样做呀,和你怎样让所有孩子都遵守规则,完全是两回事儿。

如果你不懂,而鼓励这样的行为,就会助长班级的“专制氛围”,像很多知友回答的那样,培养了小间谍;如果你禁止,比鼓励可能好一点,但是,可能打击了这个“道德认知发展比较高”的孩子(或想要证明“我是好孩子”),但他们也是“没有坏心”的;再有动机,也是孩子的动机,不要伤了孩子的心,不要让孩子太挫败。禁止也有可能负强化告状的行为,让这个孩子对你产生愤怒,自己也开始破坏规则,因为,他不能理解为什么遵守规则的反而被批评和禁止。

      再来看第3个阶段:

3.自律道德阶段(9~11岁之后)
      1)认为规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
      2)判断标准不止依据行为后果,还考虑行为动机。
      3)与权威同伴相互尊重,较高评价自己的观点,也能较现实地评判别人。
      4)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多种观点。
      5)惩罚比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的,以帮助错误者认知,改正为主。

      因此,儿童道德认知是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转化的过程。

只有达到了自律水平的道德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

      那么这种转化的方式,发展心理学也是有提及的:

主要途径是:与同伴发生相互的作用。只有与同伴交往,儿童才会:
      1)把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比较,从而认识到两者的区别,对别人的观点可以提出疑问或更改意见;
      2)认识到同样的行为会被别人以不同的方式所理解,导致不同的结果;
      3)开始摆脱权威的束缚,互相尊重,共同协作发展了公正感。
      第2个途径就是父母的作用,成人需要改变传统的所谓“绝对权威”的地位,增加与儿童的平等相处。同伴和父母的作用

      简单地讲,就是让孩子们自由社交,鼓励他们互动理解彼此,就像我前面陈述过的那种私下的引导,让孩子站在别人的观点,知道遵守规则是不容易的,我们一起做得更好。

      至于,父母方面,我觉得遇到类似问题,也可以和孩子这样引导,鼓励他在具体情景下,去看到细节,让他们知道:规则是为了保护每一个人,而不是为了“制造阶级和心墙”。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集体生活里,感受到,规则的真正用意和友谊的温情。

      毕竟孩子以后是要走向社会的,不要成为一个睚眦必报的人,而是“对人宽容,对事精进”的人。

      至于涉及校园霸凌等涉及人身安全的情况,没什么好说的,鼓励举报。

      以上,谢谢。

      @知乎亲子

儿子犯罪了,没钱,父母要赔偿吗?

      如果儿子成年了,就没有

孩子喜欢把同学的违纪行为报告老师,应该鼓励还是制止?

      问题描述里说,这个问题的情境假设为的是“同学带了手机,带了零食或者同学霸凌了另一个同学”,但是恕我直言,这三个情境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带手机和带零食属于“律己”的范围,而揭发校园霸凌现象则是一个带有正义性的举动。如果老师简单地把这三个情境混为一谈,显然在实际工作中会产生很多困扰,而且也可能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这个现象该制止还是鼓励?既然老师自己也知道这只是现象,那么在决定制止和鼓励之前,是不是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这个孩子为什么要举报?是天生就喜欢看别人倒霉,还是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和挫折只能用这种方式发泄,还是真的看到了一些很严重的事情决定向老师求助?又或者仅仅是儿童在特定成长阶段本来就有的维护秩序的心理特点使然?

      每一种要采取的措施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要做的不是鼓励,也不是制止,而是了解。

      我的儿子,一岁半,前段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对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大叫。为什么呢?因为有的人没戴口罩,他认为不戴口罩是不对的。就连他出门打预防针都戴了小小的特制口罩。

      你说,这时候我应该鼓励他还是制止他,我应不应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儿啊,上一个这么喜欢管闲事的人已经被揍得亲妈都认不出来啦。”

      成年人要接近儿童的世界,很难很难,因为我们已经走了太多的路,看了太多的故事,懂得太多的道理,记住了太多的名词。

      所以我们特别容易给孩子对号入座,觉得他们的某种行为,就刚好对应了我们想象中的某个标签。

      当然,可能会有老师朋友说:“那么多孩子,如果都要这样去仔细了解,我怎么能一个一个管得过来?”

      如果管不过来,就不要如临大敌,要淡定一些,要相信人性,相信成长的力量。

      你本来就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了解别人的心,却想通过贴标签去掌控别人的人生。你无法证明别人就是你想象中那个样子,却要按照你想象中的罪名去惩罚他。这样是不对的。

      要不怎么总有一些老师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童年阴影呢?

      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孩子都会有大人眼中的“打小报告”举动,但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那只是儿童的一个成长阶段而已。他们最后依然会成为正直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

      少部分比较特殊的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多多关注。但既然是少部分,那么平时一定会有一些其他的细节佐证他们的特殊。

      并且,这样特殊的孩子,是需要长期关注的,不可能通过一次“鼓励”或者“制止”就能改变。

      虽然每一种处理方式都不可能完美,但相比较而言,用善意去理解孩子的行为,才是对大多数孩子成长产生正面作用的最优解。

      此外,如果有同学直接问老师,“举报”这种行为到底对还是不对,那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样的同学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答案。他们需要的是一次成长。

      这是他们对社会学问题的一次认真思考,我们也应该辅助他们完成这一次研究活动,而不是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些什么。

      比如查资料,去了解一下举报的历史源流、心理学意义、历史上与举报有关的大型争论或者事件……

      而且选取的过程要尽量中立客观,不要有意识地仅仅选择师长们认为对的观点。

      只有他们自己探索得到的东西,才能形成牢固的三观。

      否则,就算你教育了他们,他们的定义可能也无非是:

      唉,今天好倒霉,被老师训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教育嘛,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得有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